close

選擇念研究所前,那些你該思考的事...

經過了兩年忙碌的生活,我的研究所生涯終於告一段落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所的經驗,也算是幫助自己整理一下心情,把我這段五味雜全的旅程記錄下來。

我留下自己研究生活的日記,除了是分享自己的心得以外,也希望可以幫助到想要念研究所的同學,提醒你們需要做哪一些的準備,以及在念研究所需要調適的心態。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經驗,斟酌參考與閱讀。

1. 了解念研究所的目的

你為了什麼而讀?每個人念研究所的目的可能都不同,有的人是想要升職加薪,有的想要更專精於某個領域,有的想要暫時逃離工作,有的想要拓展人脈等。然而,在選擇念研究所之前,請慎重思考你念研究所的目的,因為這會牽涉到你學習的動機,論文的品質等,學習態度等。老實說,透過一些同學的課堂表現真的可以看得出有些人的認真想學習,有的真的是來混一張文憑。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研究所的生涯發展,是否能夠堅持下去,能夠準時畢業等。研究所是一條非常辛苦的道路,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心,良好心理建設,你會念得非常辛苦。當然,保持正向的心態能夠幫助你在面對困境時,記住自己選擇念研究所的初心。

2.  研究所不像大學

研究所的上課方式與大學一樣嗎?比起大學被動式地接受教授的講課,研究所很多時候都是要主動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論點,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等。下課後,還需大量閱讀期刊文獻,科普書籍,研究報告等。一開始的時候會非常的不適應,會覺得自己讀得很慢,尤其是英文文獻,經常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來理解。如果認為研究所跟大學一樣,只不過多了一個畢業論文,一樣可以混著過,那你就大錯特錯,建議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念研究所上。

3. 需要無比的堅持

問問自己你是一個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下去的人嗎?如果你有打聽過,應該知道研究所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是一個不斷精進,不斷自我挑戰的地方。這個過程,除了本身的課業學習,你必須完成論文的撰寫。完成論文的過程非常辛苦,你可能會受到指導教授的質疑,口試委員的批判,同儕的競爭,招募受試者不利,論文一再修改等非常挫折的歷程。這些過程都需要個人無比的堅持與耐心,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4. 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自由

你是一個自律的人嗎?在念研究所的過程,你需要妥善管理自己的時間。例如:你需要在什麼時候把學分修完,把文獻看完,把評論寫完,把時間留下來寫論文等。此外,找到自己適合的做事方式,例如:什麼時候最有效率,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等。研究所除了是精進個人在專業領域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工作態度。你越能自律,就越能夠有效率低完成困難的任務,然後儘早畢業。

5. 選擇適合你的指導教授和團隊

我的研究主題是什麼?在考慮是否念研究所之前,不妨先去打聽不同系所的教育理念,例如:有的系所偏理論,有的偏應用,看看是否符合個人的生涯發展,學習需求等。同時,也可以找不同的學長姐打聽研究所的授課方式,請教他們關於該系所的風格。此外,也可以先打聽未來想要跟隨的指導教授或研究團隊的風格,看看是否容易進入該團隊,以及是否符合個人的學習風格。

Image result for study

總結來說,這篇心得並不是試圖並不是試圖阻止大家念研究所,只是希望大家在進入研究所之前,能夠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及擁有健康的心理建設。有的時候回想,如果當初有的學長姐或其他人與我分享,或許我做的選擇就會不一樣。

研究所固然辛苦,但得到的收穫也會超乎你想像。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我在研究所成功活下來的小撇步和我的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艾維獅 的頭像
    艾維獅

    艾維獅的部落格

    艾維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